政策解读

让科学家少为钱操心

     新华社北京7月31日电(记者 韩洁 郁琼源)中办、国办近日联合发文亮出一系列硬举措升级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这是中央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又一改革举措,释放出解放第一生产力、更好激发创新动力的重要信号。

  当前,正值中国加快经济转型升级、迈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关口期,科技创新被摆在突出位置。但现实中要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我国仍有一些体制机制障碍需要破解。

  一些高校、院所和科研人员反映改革的获得感不够强,科研项目资金管理行政化,管得“过细过死”“重物轻人”;同时,一些科研项目资金管理不规范,科研经费成了“唐僧肉”,甚至被少数科研人员中饱私囊,造成国家资金浪费。

  此次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以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出一系列制度创新举措,扩大高校、科研院所科研项目资金的管理权限等,细化政策打通执行中的“堵点”,意在切实增强科研人员的成就感和获得感,助燃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离不开制度创新,只有扫除阻碍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两个轮子一起转,才能真正解放第一生产力,让创新源泉喷涌。

  首先要舍得花钱养人。必须看到,我国科研人员总体待遇仍偏低,根本上还需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加快推进中央级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为科研人员潜心研究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其次要敢于真正放权。此次下放的权限有些在制度层面早有规定,但执行中落实不到位。当务之急是中央高校、科研院所要能“接得住”下放权限,尽快出台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打通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此外要强化监管堵住漏洞。不断曝出的科研人员贪腐案件警示我们,下放权限,但监管之弦不能松,要确保经费使用规范、安全、有效。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将让科学家少为钱操心,让经费更好服务于科学家的创新性活动。

< 关闭本页 >